行业动态

“清明上河图”或为南宋人怀念之作

2014-09-09

《清明上河图》

  新书《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他长期在中国走访,对“中国第一画”《清明上河图》十分着迷。写这本书,他想一探《清明上河图》背后的谜团。

  “清明”作何解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应该是因为描绘某年清明时节的街景而得名。

  然而如果是春季,画中却出现许多非春天的场景。有人指出了一些矛盾的地方,例如餐厅门口张贴着宣传秋季才有的“新酒广告”。

  除了“清明节由来说”外,也有人倾向于主张这幅作品呈现了宋徽宗时代天下太平之治的和乐景象,因此命名为“清明”。如果作者真的是宫廷画家张择端的话,用作品命名向皇帝呈递敬意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开封有个地方叫“清明坊”,因为是描绘这个地点,所以命名为“清明”,这是“地名由来说”。

  “上河”是何意

  开封位于河南,距黄河不远。宋朝称开封为“汴梁”,该图描绘的是汴河的上游,因此称为“上河”。这个说法也广为人们相信。事实上,开封的确位于汴河的上游。

  还有一种说法解读“上河”的意义。流经首都开封的汴河,当然是代表宋朝的重要河川,“上河”的“上”字,有着日文“御”字的意味。

  也有人认为,“上河”的意思是“去河那边玩”,因为中文的“上”有“去”的意思,即使到现在,在中国到街上去也会说“上街”。

  谁是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描绘出来的世界丰富多彩,精心刻画众多的人物及建筑物,实在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负担。然而,《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不仅笔触逼真,而且超过五公尺画轴的笔法一致,如果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几乎不可能维持相同的风格,这也经过专家们传统手法的鉴定。

  之所以对于这幅画究竟是否出自张择端一人之手抱持怀疑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几乎找不到有关张择端的公开记录。与这个时代的著名画家郭熙、李唐、黄庭坚等人相较,他一点名气也没有。

 有关张择端相关资讯的唯一线索,只有金朝的官员张著在《清明上河图》记下的题跋。这是在北宋灭亡60年后,也就是1186年清明节的隔天,他是这么写的: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一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其他的题跋尚有宋徽宗用“瘦金体”,在画轴的开端写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倘若为真,足可证明张择端是北宋末期的人。然而迄今仍留存的这幅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上,并没有宋徽宗的亲笔落款。

  一般说法认为,徽宗期间,翰林院人数扩增达数千人之多,张择端是其中一人,《清明上河图》在他的笔下诞生,呈献给徽宗。然而,这样的“通说”尚有疑点:

  北宋时期编纂的《宣和画谱》20卷,收录了晋代到宋代231位画家的6396幅作品,但是没有提到《清明上河图》,也没有张择端的名字。

  也有一说认为,在北宋灭亡后,南宋因为怀念北宋而描绘出《清明上河图》。明代著名的文人董其昌就是采这个立场。

  (本文摘自《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由刘功虎整理)

 

返回